找到相关内容7892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台湾宗教 (总论)

    公布《宗教法人法草案》,共有八章38条款。第一章为总则,包括立法的目的、宗 教团体的定义、教化设施之定义、宗教法人的界定及其主管机关、 宗教法人的权益及责任等,共十项条款;第二章是有关宗教法人的 设立,...

    李桂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4185068.html
  • 社会和谐与宗教承担

    沙门不助王。因为沙门“虽不处王侯之位,固以协契皇极,大庇生民矣”(《答恒太尉书》)。也就是说,在慧远看来,沙门虽然不跪拜王,但是,他们却与跪拜王的俗世的王侯一样,也能教化大众,为构建安定、和谐的社会作出...

    段德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04088533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

    两岸佛教都着力发扬菩萨“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大慈大悲精神,充分发挥佛教的慈善救济的功能,扶贫济困,施医送药,赞助“希望工程”,教化失足者和罪犯等等,使受救济者既得到物质的援助,也得到精神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2285458.html
  • 信仰和知识——单纯理性限制内的宗教的两个来源

    但同时在必要时使之更加基督教化,并且拔出基督教根源在尼采那里留下的东西。对于海德格尔来说,这种战略诡计多端但又是必要的,更何况海德格尔从没有停止指责基督教或者企图从中摆脱出来--以同样的猛烈程度,而...

    德里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985628.html
  • 弥陀本愿威神力(四十八愿) 浅注

    ,光明慧辩愿。34,善谈法要愿。35,生补处愿。36,教化随意愿。37,衣食自至愿。38,应念受供愿。39,莊严无尽愿。40,无量色树愿。41,树现佛刹愿。42,彻照十方愿。43,宝香普熏愿。44,普...不能兑现圆满。他就不成佛。佛成佛了。佛所发之愿皆圆满。   我作佛时。所有众生。生我国者。究竟必至一生补处。除其本愿为众生故。被弘誓鎧。教化一切有情。皆发信心。修菩提行。行菩贤道。虽生他方世界。永离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885659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》要义概述

    上方过四十二恒河沙世界的众香国景象,普现于大众之前,随又化出一菩萨使往上方众香国乞取香饭。化菩萨取回香饭时,众香国随来者有九百万菩萨,述说其国以“众香”为佛事──教化众生的种种妙用。维摩诘告以此土佛以“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15485779.html
  • 肃然起敬话“远公”

    肥沃,人民富裕,有志前往传扬教化。慧持于东晋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辞别慧远到四川去。慧远苦留不住,叹道:“人们都喜爱欢聚,唯有你却乐于分离,这是为什么?”慧持也很悲伤地说:“若是滞情爱聚之人,就不应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4385899.html
  • 洪州禅

    教化,开堂说法。不久,迁住临川(今江西抚州)西里山,旋移南康(今属江西)龚公山。郡守河东裴某“躬勤谘禀。降英明简贵之重,穷智术慧解之能。”(《宋高僧传》卷十《道一传》)大历(766-779)中,移住洪州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586236.html
  • 试论“三武灭佛”的共性

    教化之实。唐武宗,世皆言其废佛,实亦仅限制而已。限制则去其流弊之谓也。知宗教之不可无,而特欲去其流弊,可不谓之合于理乎?武宗之废佛固不久即复。然┅┅经此一番矫正,宗教之流弊遂渐祛,于物力少所耗费,而弊...

    张宝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586293.html
  • 学《心经》用《心经》

    地方,佛教讲“经者,圣人被下之言”,圣人为了教化大众所说的话,叫做经典。经典的本意有“经常”的意思,圣人所说的话有真理性,常恒不变,具有稳定持久的权威性。这里的“经”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:《心经》所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686339.html